《荆楚文库》书目专家评审会在北京举行
发布时间:2016-08-19 来源:荆楚文库 阅读次数:
5月29日,《荆楚文库》书目专家评审会在北京湖北大厦举行。中国社会科学院、北京大学、清华大学、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共25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。
《荆楚文库》工委会办公室主任、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张良成同志在会上介绍了《荆楚文库》项目的由来、项目的启动等情况;《荆楚文库》编辑部主任周百义同志介绍了书目编制的有关情况,并就“大楚”和“小楚”的界定、鄂籍人士及寓鄂人士的认定、编辑体例、资料收集范围等具体问题,作了详尽介绍和说明。
与会专家学者对编纂出版《荆楚文库》给予了很高评价,充分肯定了书目的编制工作,对书目编制和文库编纂出版工作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、中国史学会副会长陈祖武先生表示,作为读书人拿到书目后感到很惊喜。全国很多省市都在从事类似的文库编纂出版工作,但像湖北省这样由省委省政府领导亲自挂帅的很少,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文库编纂出版工作的重视。陈祖武先生建议:第一,要把“精”字摆在第一位,认真选好有学术分量有传世价值的精品书。文库工程浩大,只有立足于“精”,才能真正放开手脚。第二,要把眼光放“远”。通过《荆楚文库》的编纂出版,培养一支优秀的中青年编辑出版队伍,提升湖北的出版实力和水平。第三,要戒急从“缓”。要尊重古籍整理的规律、尊重出版规律,不要急于求成,要有计划地循序渐进。第四,要一炮打“响”。优先整理能体现湖北特色的著作,一炮打响。湖北修志传统深厚,方志品种丰富、质高量大,建议先打响方志第一炮。
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江蓝生先生表示:乡音乡谈,是一个文化最明显的标志。所以在编纂《荆楚文库》时,要关注湖北方言的研究,把这个文化的很明显最外在的标志凸显出来。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、北京大学教授安平秋先生指出,书目编制有一个原则,即详古略今,这是很可贵的,同时也是实事求是的。其他专家也对书目中的一些具体事项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。
会议由《荆楚文库》工委会办公室副主任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巡视员马莉同志主持。《荆楚文库》编辑部专家成员、湖北人民出版社和湖北教育出版社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。
新华网、光明日报、新闻出版报、中华读书报和中国社会科学网刊发或转载了有关消息,湖北卫视作了专题报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