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 >>  荆风楚韵  >>  人物春秋

《荆楚文库·喻血轮集》:打捞现代文学史上“失踪者”喻血轮

发布时间:2019-03-06 来源:荆楚文库 阅读次数:

喻血轮是一个奇特的存在,他写了很多文章,做了许多事情,但历史好像把他遗忘了。他在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变成了一个近乎“失踪”的人。然而,他终究不是籍籍无名的普通民众,在文坛、报界、政界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迹。近年来,由于学者眉睫的努力和推动,他的文字和事迹陆续被发掘、整理,得以重见天日。特别是近期出版的《喻血轮集》(《荆楚文库》之一种),收入了喻血轮的绝大部分文字。通览这套书,可真切感受喻氏的创作内容和风格,窥见他在乱世中沉浮的路线和走向,了解一代文人在大潮裹挟之下不可捉摸的命运。

他的底色是文人。集子中的《悲红悼翠录》《芸兰泪史》《林黛玉笔记》等十五部小说和大量诗文杂著,展现了喻血轮深厚的文史功底和娴熟的文字技巧,卓然有“鸳鸯蝴蝶派”一代宗师的风姿。他深切地热爱着传统文化,具有一种传统士大夫的品性,笔下的文字摇曳着古典小说、诗词的余韵。他那影响深远的哀情小说《林黛玉笔记》,就是他熟读《红楼梦》的结果。喻氏的好友吴醒亚说他“赋性多情,工愁善病”,像林黛玉的化身,文人气质明显。大约正是因为身具此种品质,《林黛玉笔记》等小说有一种浓郁的感伤意绪,打动了世间无数痴男怨女。学者眉睫认为,《林黛玉笔记》是清末民初盛行的浅近文言爱情小说代表作,无论是红学研究者,还是鸳鸯蝴蝶派研究者,抑或其他文史爱好者,这部小说不可不读。除了专业文学创作外,即便是身为政客,或是身在旅途,喻血轮不时也展露出自己的文人底色。1941年底至1942年初,他曾游历四川、陕西等地,在《川陕豫鄂游志》中,他抄录了很多对联,记录了自己和朋友的许多诗作,对旅程中的文人交游、聚会津津乐道。这些,都说明喻氏是一个成色十足的文人,身体里流淌的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血液。

他具有革命者气质。喻血轮早先是想投身革命的,也真正投入到辛亥的洪流中。按他自己的说法,他去投效了学生军,但因为体质较弱,转到了军事机关。后来,积极为《汉口中西报》《京报》等报纸撰稿,主持过多家报纸的笔政,还在汉口创办了扬子通讯社,成为著名报人。此时的喻血轮,在报纸上发表大量宣传进步思想的文章,为革命鼓与呼。他自述,那时正当盛年,“意气不可一世,不慑于权威,不诱于势利”,由此触怒军阀当局,《扬子通讯》被迫停刊,自己差点被“就地正法”。可见,他一直在坚持“革命”精神。《喻血轮集》中的《忆中原》和《诗文杂著》中的一些文字,蕴含着沧桑之叹和山河之痛,展现出一种感时伤世的哀伤,民族气节在文字间涌动。集中有一篇《代蒋介石拟北伐布告》,更是写道:“古今世界所有,民族民权民生。民族若不解放,永无自由平等。民权若不实现,长在火热水深。最好民生主义,解决衣食住行。欲求大同幸福,舍此别无他途。”完全是一片宣扬“三民主义”的革命赤诚。这可视为喻氏内心世界的真实流露。

命运让他成为政客。人的命运常常难得自主。喻血轮不会想到他的一支健笔,会因长时间的政治生涯而搁置。他离开报界后,被国民党要员吴醒亚、方觉慧等旧友聘为秘书,还担任过湖北应山县县长、湖北藕池口征收局局长、民生机器厂秘书等职,工作平平,没见有什么政绩流传。这大约由于他只是执行层的“吏”,不是决策层的“官”,绝大部分事情不过是照着上级的吩咐去做罢了。值得一提的是,他任过一个“川陕豫党政考察团秘书”的临时职务。《喻血轮集》中收录的《川陕豫鄂游志》就是这次考察的详细记录。在历时四个月的政务考察中,喻氏没有记录多少公务活动,倒是详尽地记录了各地的古迹、美食、曲艺、民俗等,观察入微,描绘细腻,可谓一种特殊的“山川风物民俗志”,对于我们了解抗战时期川陕豫鄂这几个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,了解各色人等的精神面貌,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。几十年过去,当时参加考察的人物、记录都已不可寻了,而这份游志独存,成为那次考察历程的见证。喻血轮大概想不到,在“考察团秘书”这个职务上,会作出这么一个贡献。

古人云:“颂其诗,读其书,不知其人可乎?”仅从喻血轮的文字,了解他一生的行状,毕竟是有限的。《喻血轮集》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附录,里面收录了学者眉睫撰写的数篇介绍喻血轮的文字和编著的《喻血轮年表》,年表中有些资料由喻氏后人提供,十分稀见和难得。阅读这个“附录”,对于我们了解喻血轮的人生轮廓、精神求索、最后结局等,都很有帮助。喻血轮于1948年底离开大陆去了台湾,1951年又重新拿起笔来,回归文人身份,陆续写下《绮情楼杂记》等文字。此时的喻氏已经步入老年,沉重的乡思时时袭击着他。1967年,他抱病想通过中转香港回大陆探亲,结果在香港病逝,享年76岁。这就是一个现代文人的命运。抚读《喻血轮集》,能不叹欤?

(作者:侯泰而  《 中华读书报 》( 2019年02月27日   07 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