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海清:抢救、保护、利用
发布时间:2013-10-25 来源:荆楚文库 阅读次数:
抢救、保护、利用
阳海清
(目录学家,《荆楚文库》编委)
我谈一点感想, 再提两点意见。一点感想就是《荆楚文库》的编纂出版工作是我们湖北省建国以来最重大的文化项目,功德无量。我一辈子都在图书馆工作,我看到一些资料,云南省有一部书,是云南的地方史料,当时还是国民党的时候,外面的书商要把它买走,后来消息传到了当时云南省省长的耳朵里,唐省长就说这个书是我们云南的宝贝,不能卖出去。当时云南省政府没钱啊,结果唐省长把他自己的工资拿出来,买下了那部书,把它留在了云南。今天我们湖北省的父母官聚在一起,共同主持这个
工作,要把我们湖北的文献汇总出来,因此要制定些抢救的任务,而且相当的繁重。我们既要抢救、又要保护、又要利用,这三者要结合起来考虑。现在湖北省的很多文献已经是到了濒危状态,有的就只存一部,有的全世界就存两部。就以地方志来讲,百分之四十的湖北省地方志处于濒危状态,所以我觉得编纂《荆楚文库》是个大好的事。周国林编《荆楚全书》的时候找到我,一定要我编这个书目,我就答应了,我说我现在身体不好,医生说我肾衰,我有限的生命就是从我现在开始到我透析结束为止,这就是我的思想。所以我连续做了两年,是拼命在做。现在书目拿出来,但不一定做得很好,做完的结果是我的肾病加重了,眼镜度数增加了,但我认为很值,无非就是生命离死亡近了一步。我能够在有生之年,读了湖北人民的书,吃了湖北人民的饭,穿了湖北人民的衣,能够在晚年做这么件事,算是我的本职工作到位了,在工作岗位上我想我值,我跟老伴也说很值。我衷心祝愿《荆楚文库》成功。
第一,《荆楚文库》要编好,根据我参加编纂《续修四库全书》的体会, 因为我是这个丛书的编委, 我就感觉到“磨刀不误砍柴工”,就非要把遴选的书目编好,到底是要求的什么品种,是500种,300种,200种,要把这个框架设计出来,但是最后到底是选500种,300种,200种,要有一个方案。遴选书目编好了,就事半功倍;遴选书目编不好,仓促上马,那可能事倍功半,这是我的第一个建议。
第二个建议就是图书馆的书有缺页,不要看的好像摸起来是全的,实际上书是有缺页的。过去我们编《续修四库全书》的时候,光缺页就补了十万多张。这需要一页一页地清查,希望《荆楚文库》在编纂的时候,刚才我跟冯先生也讲了,我们这个缺页
一定要补,不要拿着就印,一印出来结果就差页,这样书出来就要赔钱。这个看起来很简单,实际上做起来很麻烦。有好几个省都赔了钱,我就提这个事,在做的时候把这个做好。
谢谢!(根据录音整理,未经本人审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