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 >>  纳策集思  >>  专家建言

总编辑冯天瑜在《荆楚文库》工作委员会暨编纂出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

发布时间:2013-10-25 来源:荆楚文库 阅读次数:

总编辑冯天瑜在《荆楚文库》工作委员会暨编纂出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的发言

(武汉大学教授、《荆楚文库》总编辑)


尊敬的各位专家和领导:

为集成荆楚文献,承先启后,嘉惠学林,湖北省委、省政府于20144月决定编纂出版《荆楚文库》。在20147月《荆楚文库》编纂出版工作启动会议上,李鸿忠书记、王国生省长等领导同志讲话,部署文库编纂出版之经纬,昭示这一堪称“湖北《四库全书》”的浩大文化工程的开局。在省委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,在章开沅等先生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指导下,《荆楚文库》编辑部专家遍查资料,征询各方意见,历时一年有余,数易其稿(有些是第五稿甚至是第六稿),终于编出文库书目。

李瀚章总督湖广期间创办崇文书局,张之洞主持湖北新政间书局集成荆楚文献颇见成效。王葆心、甘鹏云、卢靖、卢慎之、张国淦等民间学者编《湖北文征》、《湖北诗征》、《湖北先正遗书》、《湖北丛书》,湖北省图书馆阳海清等编《现存湖北著作总录》,皆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奠定基础。对先哲时贤的贡献,我们深怀敬意与谢忱。

诸位同仁时下所见《荆楚文库》列选书目,共计1372种,其中“文献编”725种(先秦至明代281种、清代272种、民国172种),“方志编”396种,“研究编”251种,计约1600册。“方志编”大体照单全收现存湖北旧方志,“文献编”是从众多典籍中遴选出的代表性著作,内以传世文献为主,兼取出土文献、民间文献等未刊文本。“研究编”包括研究荆楚史地文化、荆楚人物、荆楚风物的重要现代学术著作和工具书。

在编选书目时,注意处理以下关系:

1.先秦以“大楚”取材,秦汉以下着眼“小楚”。湖北乃楚故地,是八百年楚国的中心地带。先秦时期,楚疆域远大于现在行政建制的湖北,此谓“大楚”。展现荆楚文化初原,当广涉大楚,凡在先秦时出生或生活在楚境,受楚国治理者,或与楚文化关系密切者,均视为荆楚人士,其著述为荆楚文献。如出生在楚苦县的老子、出生在宋蒙地的庄子,相关著作均为收录对象。确立郡县制的秦汉以下,荆楚范域则限于今湖北境内。

2.鄂籍人士著述、寓鄂人士在鄂著述、非鄂籍人士述鄂著述,凡有较高学术价值者兼收并蓄。

3.收录范围重在哲学社会科学类的著述,以传统著述方式写作的医学农学等自然科学著作也在收录范围,不收外语作品和翻译作品。

4.厚古不薄今。保留旧籍珍本以“存古”,是文库的重要目标之一,凡元以前(包括元代)的著作已属稀见,尽量全收;明清典籍,凡列入《四库全书》与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《续修四库全书》的,一律收录;民国著作,当时或今天影响较大的,收录其中。

5.湖北修志传统深厚,现存明、清、民国方志品类丰富,并有章学诚、王葆心、朱士嘉等方志大家亲炙湖北方志修纂。鉴于湖北方志遗产质高量大,且有些志书已成孤本,故宜将“一方之全书”的方志396种列为一编,全数收入文库。

6.兼顾传世文献与非传世文献,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,力求多侧面、多角度展示荆楚文化。现当代出土文献、民间文献,整理本择优选入。

7.发掘整理与抢救推广相结合。选目以对本身具有湖北地域特色或具有史料价值、学术价值和文学成就较高的著述进行发掘整理为主,也适当考虑一些文献的版本价值和珍稀程度,对一些确有版本价值或有失传之虞的文献进行抢救性整理。

8.为满足认识湖北、建设湖北、发展湖北的需要,对研究编作顶层设计,精选已成之高质量著作,并拟定少量选题,延请学养深厚之专门作者撰述。另收录海外学者研究湖北著作12种。

选编书目过程,遇到一些具体问题,在与内外专家沟通中,达成如下共识。

1.鄂籍人士认定:凡祖籍湖北、生于湖北,当世或现时公认为鄂人者,视为鄂籍人士,收选其著述。

2.寓鄂人士的认定:凡长期生活在今湖北境内,且对湖北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做出贡献者,均视为寓鄂人士。如宋代的苏东坡,贬谪在黄州,即今天的黄冈,他的文学创作高峰、书法艺术的高峰均在此地形成。明代的李贽,很长一段时期生活在今天的麻城境内。他的主要著作,都是在这儿完成的。张之洞亦属此例。民国以前者,选收其寓鄂期间的著述,民国时期因交通便利,人员流动频繁,故仅酌收其研究湖北的著述,当代寓鄂人士则仅收其与荆楚研究编宗旨相符的著述。

《〈荆楚文库〉书目》的编定,离不开湖北省委、省政府的坚强领导,以及各相关部门的鼎力配合;离不开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界专家的鼎力支持;离不开以周百义先生为首的《荆楚文库》编辑部,编辑部专家们责任心强,编辑实践经验丰富,对荆楚历史文化具有较为深入的研究,其书目数易其稿,形成今天的这套书目。

《〈荆楚文库〉书目》编制工作的完成,意味着下一步将要组织力量进行出版整理工作。有了美好的蓝图,需要我们进一步去落实和实施。为此,提出如下几点工作建议:

1.拟定编纂出版工作细则。这是对作者提出的具体要求。《荆楚文库》是一项巨大的出版文化工程,其中约有三分之二是古代文献,需要重新整理,这些文献的版本如何选定,如何标点和校勘,等等,需要制定一个简明可行的操作规范。方志编有些是影印,有些是标点整理,如何确定?都需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。

2.资料文献资源共享。这是对省内各高校和省市县图书馆、档案馆、博物馆提出的具体要求。省内各高校和省市县图书馆、档案馆、博物馆的文献资料,是编纂《荆楚文库》的基本资源保证。各单位须提供《荆楚文库》拟收入的传世文献、未刊文献、图片资料等,积极主动协助编辑出版部门做好收集整理工作。省内各高校和省市县图书馆、档案馆、博物馆等单位,一定要以大局为重,保证资源共享,向文库编纂出版开放绿色通道。当然,为保护国家文物,合理的收费也是应该的,这就要拟定一个合理的收费标准。

3.与出版单位签订项目责任状。这是对《荆楚文库》编辑部和出版单位提出的具体要求。《荆楚文库》编辑部和出版单位各司其责,《荆楚文库》编辑部负责《荆楚文库》编辑出版工作的总体安排,负责《荆楚文库》的出版分工;负责选定《荆楚文库》的标识和整体设计方案;负责完成《荆楚文库》年度出版书目的审核,并指导乙方组织作者、审核样稿,并办理有关批准手续;负责拟定《荆楚文库》的出版说明、总序等;负责编辑、印制、发行各环节的费用补贴和项目验收;负责《荆楚文库》印制单位的招投标,以及纸张的统一订购和调配,等等。出版单位负责图书的组稿、编辑、校对、印制等工作;联系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点校或编写,并负责相关图书的版权事宜,确保书稿的高质量;负责落实三审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,择优挑选编辑人员和校对人员,确保图书的编校质量;负责落实在指定的印刷厂印刷,确保图书印制质量,等等。

4.配套扶持政策和项目经费的尽快落实。这是对有关职能部门的具体要求。

目前,《荆楚文库》的装帧设计工作已经展开,在全国范围内征集LOGO的工作已经结束,正在委托湖北美术学院视觉系团队进行装帧设计。初步计划,在今年底或明年初,将推出6080种能代表荆楚文化的著作。同时,《荆楚文库》数字化工作也将同步推开。